中臺禪寺位于南投縣的埔里,中臺禪寺興建工程自1990年開始規劃,歷時十年,2001年宣告竣工,是結合中西建筑元素,由著名建筑師李祖原先生所設計,成為眾多佛教信眾的信仰中心,慕名而來的游客和信眾絡繹不絕。
中臺禪寺主體建筑以石材為主,象征修行的堅固和永恒不變。由側面看主體建筑,仿佛是一位在青山中禪坐的行者,正面外觀則像蓄勢待發的噴射機,象征禪宗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無上心法,設計兼具時代開創新意與綿長的禪宗古意。
中臺禪寺的開山方丈為上惟下覺老和尚,是四川省營山縣人,三十歲時披剃出家、受戒。先后到過宜蘭吉祥寺、新竹圓明寺、香港大嶼山等地閉關。1971年代末期從香港返回臺灣,繼續他的清修生涯。逐漸地,老和尚的名聲一天天的傳播開來,到今日親炙學人逾數十萬人。
南投一向就以山光水色聞名,尤其埔里位處臺灣地理中心,更是許多景點的中繼樞紐,而中臺禪寺的主體建筑含藏佛法五化內涵,集生活、教育、學術、藝術、科學于一身,寺內建筑、佛像、壁畫、彩繪、雕刻、書法……,蘊含豐富藝術內涵,呈現出至真、至善、至美、至圣的佛法精神,無一不藝術,無一不莊嚴,走一趟中臺巡禮,可比一趟洗滌心靈之旅,讓你輕松休閑之余,又能獲得內心祥和平靜。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中臺路2號
大眾運輸:
1.搭高鐵或臺鐵至臺中站下-轉搭南投客運(往埔里)至埔里站下。
2.搭臺鐵至臺中站下-轉搭全航客運(往埔里)至埔里站下。
簡介
中臺禪寺位于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目前由見燈和尚住持,于臺灣時間83年創建,目前在全省有80多家分院,并且定期舉辦神修活動;中臺禪寺規模龐大外觀融中西工法,寺頂高聳壯觀,更是讓信眾們贊嘆,中臺禪寺整個新建筑乍看下仿佛金字塔形態,實為佛教建筑另一巨作。
建筑風格
中臺禪寺自臺灣時間83年創建后,又于1994年至2000年開始重新規劃改建,今日的中臺禪寺建筑外觀莊嚴宏偉,惟覺老和尚與名建筑師李祖原居士對于中臺禪寺的建筑內涵融合了中西工法,并且運用直了成佛的頓悟法門因次第盡的漸修精神,還有古代叢林的風格,將藝術、學術、宗教和文化融為一體,卻不失禪宗的風格,令人為之贊嘆;中臺禪寺除了建筑令人贊賞,硬體設備也相當完善,有禪堂、四天王殿、菩薩殿、三世佛殿、講堂、知客室、大寮、齋堂讓信眾參拜、使用。
四天王殿
四天王為守護佛法的神明,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神像手中分別拿著象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法器;四天王殿為中臺禪寺主體的殿堂,彌勒菩薩供奉于殿堂“中央”,彌勒菩薩的背后有身著甲胄、合掌擎劍的韋馱菩薩,而四大天王像則分鎮在殿堂四周,神像皆以山西黑花崗雕制;四天王像高度約12公尺,重達100多噸,四天王的金剛嚴肅的眼神令人為之震懾。
大雄寶殿
中臺禪寺的大雄寶殿位于主體建筑的二樓,從四天王殿直上階梯即可到達,大雄寶殿即是佛教叢林道場中供奉佛像的正殿,一尊由印度紅花崗巖雕琢而成的釋迦牟尼佛鎮坐于殿堂“中央”,中臺禪寺大雄寶殿整體的空間設計以紅、灰為主色,侍立兩旁的多聞阿難尊者與苦行迦葉尊者代表著修行的精神。
地藏殿
中臺禪寺的地藏殿供奉著大愿地藏王菩薩,神像以巴西白玉雕刻成,坐于刻著六道圖相的蓮臺,這六道圖騰以浮雕呈現,整座背墻恭刻著以噴砂電腦科技所浮雕完成的地藏王菩薩本愿功德經全文共計10000多字,規??胺Q臺灣最大,實為令人驚嘆。
參觀中臺禪寺注意事項:
1.請衣著整齊,勿穿著短褲或拖鞋。
2.進入殿堂后,請攝心靜默共同維護殿堂寧靜及肅穆,并請將手機調為振動。
3.請勿攜帶飲食進入殿堂。
4.請勿觸摸法器、圣像。
5.一、二樓開放攝影,若預約巡禮導覽解說之團體,請于巡禮結束后,再行攝影。
6.巡禮解說過程請勿錄音、錄影及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