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特色:壽山自然公園為臺灣第10座公園、臺灣第1座自然公園,涵蓋范圍包括半屏山、壽山、龜山、旗后山、左營舊城、打狗領事館等處,具高位珊瑚礁石灰巖地形、珊瑚礁植被、臺灣獼猴、史前貝冢遺跡、多樣自然生態等特色,整個自然公園可說是高雄的歷史縮影。
壽山位于高雄市西南區,為南北走向之珊瑚礁質丘陵地,舊稱麒麟山、埋金山、打狗山或打鼓山,是高雄市的天然地標。
壽山是高雄市市內一座容易親近又具豐富自然資源的圣山。為早期平埔族打狗社區原住地。山上林木繁盛,有壽山公園、忠烈祠、動物園、千光寺、法興寺、元亨寺等觀光點,沿著壽山動物園旁的小徑可至壽山風景區的石灰巖洞區,循著曲折狹小的石灰巖洞穴前進,可見石筍、石柱等鐘乳石結晶,見證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與奧妙。壽山公園,其間草木青翠,環山道路四通八達,從山頂可遠眺高雄港埠、欣賞西子灣落日及高雄市的夜景。
這里還有臺灣獼猴自然生態保護區,獼猴成群在林木間穿梭游戲,運氣好的話還可欣賞到猴群跳躍的矯捷英姿。除了可愛的獼猴外,壽山動物園還有大型哺乳動物、爬蟲類、鳥類等各類珍禽異獸,而壽山動物園內還有一面我臺灣目前最大的馬賽克壁畫。壽山公園旁的忠烈祠,中臺灣宮殿式建筑,供奉臺灣民革命烈士神位,兩旁綠林濃蔭,祠前遍植古松,并有兩門清領時期大炮供人憑吊,其位置居高臨下,視野遼闊,也是遠眺高雄港及市區的絕佳地點之一。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萬壽路301號
大眾運輸:搭臺鐵至高雄站下-轉搭高雄市公車(56路)至壽山動物園站下。
第一座地方保育人士推動而成的臺灣最高級別公園
壽山自然公園于2011年12月正式開園,為臺灣第一座自然公園,也是第一座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推動而成的公園。1992年高雄地區環保人士成立柴山會,開始推動在壽山成立自然公園。到了1997年,高雄市公布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管理辦法,明訂壽山地區等高線10公尺之鼓山路以西及西部海岸區劃定為自然公園范圍,同年5月甫成立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推動委員會。2000年為保護公園內瀕臨絕種的臺灣獼猴,于區內新設臺灣獼猴自然生態保護區。歷經將近10年,終于于2011年成立壽山自然公園。
公園內豐富的歷史與自然軌跡
壽山自然公園涵蓋范圍包括壽山、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后山等,行政區跨越鼓山區、左營區、楠梓區及旗津區。壽山公園發現在距今2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桃仔園遺址與龍泉寺遺址都是當地出土文物,而公園范圍內包括馬卡道族的群居、16世紀荷蘭人占領、17世紀明鄭時期都在土地上留下痕跡,整個公園記載著高雄從古至今難得可貴的歷史,更可說是高雄的歷史縮影。
而壽山自然公園內的自然生態也十分豐富多元,公園地質大多屬于珊瑚礁石灰巖,地質造就了珍貴的特殊生態,包括臺灣特有種就高達800多種,有臺灣海棗、臺灣魔芋、小刺山柑、恒春厚殼樹等。自然公園內的野生動物種類也十分繁多,包括著名的特有種臺灣獼猴,另外山羌、赤腹松鼠、白鼻心、鳳頭蒼鷹、紅尾伯勞、臺灣畫眉等,都是壽山地區豐富的自然生態。
多種玩法
壽山自然公園涵蓋范圍廣闊,不論是歷史史跡、自然生態、人文景觀都豐富精彩,旅客可依自己的喜好安排一日到兩日游,想要一次走透透,壽山有多條登山步道可供健行,沿途可欣賞特殊的珊瑚礁地形及自然生態,下山還可至龍泉寺或元亨寺拜拜,祈求平安。
假如想參觀歷史古跡,龍泉寺遺址可看到平鋪族的生活軌跡,左營舊城則可看到明鄭時期軍隊屯墾和清朝時的城墻遺跡。而打狗英臺灣領事館更可體會高雄的異臺灣風情。
喜愛自然生態的游客更適合到壽山自然公園走一遭,不論是觀察臺灣獼猴的行為特征、家族生態或是欣賞鳥類的鳴叫、獨特的臺灣特有種植物及植披等,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讓游客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