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五件核準的內地重慶、青島、深圳、泉州、福州老板們,全部在12月7日前拿到臺灣房產證,現在進行水電物業管理更名,以及永久入臺證文書作業,接下來,等疫情一過,開放邊境,就可以送件申請自由入境,永久入境。
中國大陸地區居民去中國臺灣地區買房置業時間快則6個月,慢則1到2年,期間會有5到6個部門審核,其中涉及到的專業操作就不必我多說了吧。如果一家服務團隊沒有足夠的案例經驗、專業能力,勢必會給買房者帶去足夠多的麻煩及煩惱,甚至是被拒買。
在疫情期間為了保障通過我們團隊在臺灣買房的客戶利益,本團隊主動付出了超出本身業務范圍內的服務,并且沒有額外收費。“和客戶除了生意外,還有寶貴的親情”這是我們團隊工作的信條,我們深深理解大陸居民在臺灣成功取得房產后,在特殊時期能保護他們的財產。
至于臺灣房產證的好處,就是取得永久入臺證的資格。只要透過李非團隊的項目,就不用擔心產證取得及入臺問題,尤其疫情爆發至今,有其他內地老板在臺灣取得房產的,因為沒有專業團隊的支持,每年的地價稅、房屋稅、水電費用及小區物業管理費,產生遲繳、欠繳,甚至有些被追討查封房產,導致先前努力取得的臺灣房產,可能遭遇拍賣追繳稅費,但是只要透過李非團隊完成項目的內地朋友,因為有臺灣一條鞭的服務,內地老板只要保持手機及微信暢通就好。
臺灣房產是(永久土地所有權+房屋所有權),是你的,永久就是你的,而且房產證在,入臺證永久在,這個堪稱(永久性入臺證),等同長期居留證資格,甚至超越優于部分長期居留證權利,它,只要不動產在,入臺證就永遠在、一輩子在,不用依附任何親屬或婚姻或其他關系,一年四個月自由出入,兩岸直飛,在臺開立銀行賬戶、辦理臺灣手機門號,最后不動產還可以讓大陸繼承人直接繼承。
中國臺灣6大都市11月房屋總計移轉24594棟 以桃園市和臺中市增幅最大
中國臺灣六都公布11月買賣移轉棟數,各都的月、年增幅均正成長,又以桃園月增幅、臺中年增幅最多,臺中和臺北更是改寫房地合一稅上路后單月新高,買氣明顯活絡;專家指出,11月移轉棟數反映10月市況,交易量攀升顯示釋出打房訊息,針對市場影響有限,民眾預期將有新政措施管制房市,搶在新政上路前出手,交易得以同步上揚。
根據六都地政局資料,11月總計移轉24594棟,較上月增加2819棟,月增幅12.9%、年增幅24.9%,各都的月、年增幅皆上揚,月增幅介于4.7~22.7% 、年增幅9~53.4%,桃園有4277棟月增幅最多,臺中有5191棟年增幅最多,臺中的棟數與臺北3271棟更是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后單月新高。
11月高雄房屋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三民與鳳山區交屋量最多
中國臺灣省高雄市地政局公布11月房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高達3740戶改寫歷年同期紀錄,而累積今年前11個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已來到3萬3992戶,較去年同期3萬4196戶僅減少0.5%,其今年前11月交易量亦創2014年后,過去5年歷史次高。專家分析,三民與鳳山區出現大量新成屋過戶移轉是拉高移轉棟數主因,而無論新屋或二手房市場,在后疫情市場處低利環境下,均出現交易熱潮。
中壢區成為2020年桃園房屋交易量最大區 捷運綠線等多重利好加持
中國臺灣桃園市地政局公布不動產交易移轉資料,累計前11月,以中壢區成長幅度最大,房市專家表示,除了青埔重劃區新屋交易熱絡,中壢市因建設議題利多,加上房屋低總價,房價相較桃園市區親民,提高民眾購屋意愿,帶動整體房市交易量上揚。
依桃園市地政局資料顯示,今年中壢區累計1至11月的交易移轉棟數為9391棟,與去年同期7234棟相比增加29.8%,是為桃園市各行政區中成長幅度最大。
2020臺灣房屋交易量有望超過30萬棟 創下6年歷史新高
中國臺灣地區今年上半年房市受疫情影響,房市旺季到5月才正式開跑,統計8月最新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2.17萬棟,年增25%但月小減8%,由于今年前7月全臺灣的買賣移轉棟數仍落后去年1847棟,但8月光六都就年成長4200余棟,前八月的全臺灣移轉棟數將超越去年同期,全年移轉棟數可望超過去年的30萬棟,挑戰近六年交易量新高。